专业见习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,是连接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关键桥梁,对于强化学生专业认知、提升实操能力、培育职业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。2025年5月19日至23日,2024级应用心理学专业分别到盐城德馨康复医院、盐城市明达高级中学、盐都实验小学以及BETVLCTOR伟德唯一官网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等实践基地开展集中见习活动,在特殊教育干预、基础教育心理活动课、心理咨询与团辅等多元场景中深度践行"知行合一"的学习理念,全方位感知心理学的社会应用价值。
德馨康复医院,同学们系统观察了不同年龄段自闭症及智力障碍儿童的课堂表现。他们在行为模式、认知水平与社交互动中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,如6-7岁自闭症女孩存在眼神飘忽、手指灵活性不足的问题,对教师指令反应迟缓,需通过视觉提示卡与重复练习引导完成任务;8岁男孩表现出攻击性行为,却可以通过平板游戏等正强化手段激发其学习动机;11岁孤独症儿童因感知觉失调难以完成拼图,教师通过简化任务步骤、增加视觉辅助符号帮助理解。同学们在见习过程中注意到,教师会根据每位儿童的能力评估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,并与家长、康复治疗师建立紧密协作机制,这种"评估-干预-反馈"的专业流程,让学生直观理解了特殊教育中"一人一策"的实践逻辑。
在教育系统的见习,参与江苏第四届高校心理情景剧决赛现场的志愿服务,观摩"老师,我对您说"主题心理课,并通过反思、讨论,针对"学生发言机会不均"等问题提出改进建议,在"观摩-记录-反思"的见习模式,同学们深入理解了心理教育在常规课堂中的渗透策略。一次次的团辅活动,形成"体验-讨论-总结"的团辅见习模式,让见习的同学们深切感受到理论付诸于实践的魅力。
通过本次见习,同学们构建起立体化的专业认知:在德馨康复医院,目睹了应用行为分析、感觉统合训练等理论在特殊儿童干预中的精准落地,理解了"问题行为功能分析-干预策略制定-效果追踪评估"的完整流程;在教育领域,观察到心理教育如何通过主题活动课、团辅游戏等载体融入常规教学,体会到"预防为主、发展优先"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。更重要的是,同学们打破了对特殊儿童"一概而论"的刻板印象,认识到每个个体的独特性;也深刻理解到心理学的本质不仅是理论分析,更是通过科学方法帮助个体实现社会适应与自我发展。
见习结束后,同学们明确了专业发展方向,表示将夯实普通心理学、社会心理学等基础课程知识,主动学习行为矫正技术、团体辅导设计等实操技能,以"专业知识+人文关怀"的双重素养投身心理服务事业。心理学系也将以此为契机,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:一方面强化实践教学体系,拓展更多像德馨康复医院这样的特色见习基地;另一方面深化"理论-实践-反思"的教学闭环,通过增加案例研讨课、见习复盘会等环节,推动学生将感性认知升华为理性经验。心理学系主任也强调,未来将紧密对接社会,深入调研时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多元化需求,在课程设置中融入特殊教育干预、学校心理辅导等前沿内容,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,为社会输送更多兼具专业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心理学人才。
(审核 厉飞飞 编辑 薛冬)